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爱心艺术家 > 书法家
爱心艺术家
书法家浏览(12761)次
书法家 王劲松

    王劲松,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作协会员、东台市书协名誉主席、东台市作协主席、《东台日报》总编辑、大道德网公益艺术顾问。

    王劲松在真诚地参悟书法之道,由心而书水墨之象。文化入境,生活为墨,心灵为笔。这是他对书法的理解,也是他行走的姿势与目标。他的从容、自然、内秀,以及对书法的心灵悟化和虔诚淡泊的追求,成就了他的书法,也在书坛上流动成一道风景。

  与许多书法家不同的是,他似乎没有渴望成为书法大家的雄心壮志,也没有为书法而生的豪言壮语,反而认为书法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,与生命自然而然地融在一起。对于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化的敬重与痴迷,对于人生的大度与达观,对于精神的深度思索,是他的兴趣所在,而非刻意在为书法创作积蓄内力。许多时候,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,他不是为了书法而书写,确实是一份雅兴在呼吸。书法只是他与世界与心灵对话的众多方式之一,以水墨来表述情怀,传送思绪。或许正是这样的淡然甚至是超然,成就了他的书法业绩,挥洒了他极具个性的水墨之韵。他的书法蕴含浓郁的古意,但又不是那种高调张扬,恰如大地一样,平和之下充盈深邃与饱满。古典而不古板,苍劲而不苍老,飞动着当下生活的人文表情。在我看来,王劲松称得上是一位原生态的书法家,真正做到了让书法在文化和生活的大地上自由生长,随风而动,时而浅唱低吟,时而响鼓高歌,舞动书法那纯粹的精神旗帜。他在尊重书法的同时,也赢得了我们的尊重。这么一来,他已有名家之相,大家之境。

  专注文化的滋养,听从兴趣的召唤,臣服水墨的玄奥,是王劲松与书法相处的内在动力。这让他在与书法毫无直接关联的繁重工作之余,在诱惑无处不在的时空里,总能瞬间切换生活状态,既兴趣盎然又静气凝神地步入书法世界。我仿佛能看到,在短暂的午间,在静谧的午夜,在那些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或浪费的零碎时间里,他提起了笔。他的书写,不是任务式的,不是休闲式的,更不是冲着名利,只是想写,只是鼓胀的兴致在呼唤他。对他而言,时间很紧张,总是不够用,可他把临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,远远超越了他的创作。创作是表达,临帖是领悟,创作只是潜心领悟后的自在行为。在日常生活中,他很少用言语来侃谈他的书法,更多的是聆听,或者回到生活本身。这一切与他的书法气质十分的相似,并以此通透地解读了字如其人的寓意。在他的身上,我们触摸到了书人合一的妙意。或许这影响了他书法的知名度,但极大营养了他书法本身的良性成长。

  在30多年的书法生涯中,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,在五体上都有不俗的成绩。曾入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、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大展、赵孟頫奖全国书法大展、全国第三届行草书作品展览,以及省以上书展二十余次,并多次获奖。而这之中,他的隶书更有独到之处,并成为他书人合一的最佳印证。坚实的文化质地,高古挺立的风骨,内敛深沉的万千气象,处处闪烁岁月的古铜色光泽。骨子里有远古的苍茫,有古典的美感,像老学究那样散发着迷人的儒雅风采。就在我们沉醉之时,十足的动感与鲜活又扑面而来,童年的天真,青春的活泼,还有中年那智性的步伐。我们感受到王劲松对自然之道的感悟,对现实生活的体味,对时代气息的咀嚼。与其说,他在隶书里悟化了行、草书的清灵俊秀,还不如说他以心魂赋予了隶书新的生命特质。这已不是技法能够达到的,甚至也不是王劲松有意而为之的,而是他人文精神的自然所成。

  在王劲松的书法里,古朴是血,现代是气。正如他所言:从事艺术创作,就要有问道的精神,问道就是触摸生命和自然,触摸不到生命和自然,就很难表现深刻的内涵。让我们醉心于用朴素的笔墨来表现极度强烈的生命张力和自然力量。王劲松就是这样让书法挟裹久远的意味来到我们的当下,生机勃勃。书法亲密地参与王劲松的生活,而书法家王劲松走得那样的自如和充实,收获一个又一个喜悦。

    书法作品在《书法导报》《青少年书法报》《羲之书画报》《新华日报》《中国书法》《书法》《书法报》《美术报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书法之友》《神州书画报》《中国书画报》等报刊发表,出版《王劲松书法集》和《王劲松书法》以及散文集《纸上风景》《忽有斯人可想》。

 
王劲松作品
我要评论(0条评论)
生意快车
很遗憾,暂无数据...
 

关闭

关闭